市政厅在道路上设置栏杆是中国城市的普遍做法。用栏杆阻挡行人随意穿越和车辆随意掉头,似乎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交通秩序严管措施。 而这种做法的弊端也日益凸显,比如导致有过失的路人受伤、刺穿车体和驾乘人员、妨碍必要的应急避险操作,以及无法灵活调度行车道资源等。那么,在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尚不完善时,该如何改善其设置,利弊之间如何取舍呢? 中国城市典型的“严管街”:五道栏杆,阻挡各种穿越。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从交通控制技术角度讲,栏杆是限制道路使用者行为的强势设施,在其他交通控制措施失效时使用。所以,如果发现一个地区到处都是栏杆,那么首先应该研判的问题是,为什么其他交通控制措施会失效。是由于道路使用者的个人原因,还是道路自身存在规划和设计缺陷呢? 同时,作为一种在道路上使用的交通控制设施,栏杆需要科学有序设置,要考虑所有道路使用者的情况。在约束、引导和保护的同时,也要兼顾其可能引起的意外伤害和妨碍,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率。 在具体设置栏杆时,至少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: 1.之所以设置栏杆,是要阻拦什么? 栏杆的外观、材质和强度千差万别,前期投入的资金和日后维护的难度也不一样。而且传递给道路使用者的感受,带给路人与车辆的保护或伤害,更不一样。 如果主要是为了阻拦行人随意穿越马路,那么就要权衡在什么地点、多长距离内设置最合理。人的步行能力有限,选择走捷径是人的天性。阻挡行人的隔离措施,并不需要全线路设置,尤其不应在机动车道的路中央设置,而是应配合路侧其他设施和绿植等,结合马路对面行人过街吸引点的抵达距离,在路侧选点设置栏杆。 换而言之,只需要让阻拦的长度和方向科学合理,行人就会觉得,还是选择附近的人行过街设施更划算。 通常情况下,重点关注的位置,是那些行人可能发生的行为会让司机措手不及的路段,比如在路口、公交车站、道路附近两侧,有大量行人吸引点,可以这样设置栏杆: 1)在行人步道接近路口两侧的延长线上设置栏杆,抑制走捷径时的斜穿; 2)若附近没有路口,需要让行人走远一些再过街,可以沿着引导线路的路侧设置; 3)若在公交车站,首先在车头前方的路侧和对应路段的路中央进行提示与阻挡,避免行人突然跑过马路,形成“鬼探头”事故。 4)重点是考虑行人过街的目的和方式,要提供去马路对面目的地的醒目引导,以及过街方式的提示和警示,也要甄选可利用的路侧物(比如绿植),并结合机动车道的特征等。 总之,设置栏杆的逻辑是:首先,让行人轻松找到最安全、合理的过街方式;其次,即使行人铤而走险穿马路,也要迫使行人面向来车方向,能注意到交通状况。 那种在路中央一拦了之的做法非常不科学,特别是当设置隔离后,还频繁发生莽撞的行人不按规则穿越马路的情况时,更要审视个中原因。而这种断点式、考虑行人步行能力的路侧设置栏杆方式,比全程路中央设置栏杆要更节省费用,也会让用路体验和城市形象更好。 英国的行人过街保护。注意看,在必要的位置,也有栏杆(图上方导流岛的外侧,是个视距死角),阻挡行人突然窜出跨越车道,同时提供安全岛和地面文字,指导行人在过街时关注来车,告知行人这里才是过街通道。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行人过街方式和过街位置的提示标识。茫茫人海中,提供了醒目而明确的指引,标识内容告诉人们是地面穿行还是使用地下通道。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的行人过街方式和过街位置的提示标识。茫茫人海中,提供了醒目而明确的指引,标识内容告诉人们是地面穿行还是使用地下通道。 英国的行人栏杆,设置在路口阻断行人冒险抄近路的设置。 如果栏杆主要是阻挡汽车,那么就要考虑阻挡目的是什么。有以下两种情况: 1)如果是要防止车辆因操作失误而冲入,要针对车型、车速条件等,设置有防撞等级的护栏。特别是高密度行人和与机动车容易出现严重冲突的地点。 2)如果仅仅为了阻挡车辆掉头、驶入逆行等,并不一定要使用栏杆,因为其目的主要是阻断和震慑故意违章行为,通过驾驶感受的强烈变化,干预驾驶行为。因此,可使用标线、突起道钉、隆声带、粗糙路面、缘石、垄坡、矮护栏,甚至监控录像。可以根据投入产出、流量特征等选择,有些措施对非机动车也很有效。 英国街道上阻挡穿越的设置,配合使用植栽、座椅、挡车桩、栏杆等。 需要注意的是,所有机动车道行驶空间内设置的隔离设施,都应该考虑机动车的冲击力,要尽量避免容易刺穿车体、倾覆车身的设施。此外,还要兼顾行车道的灵活调度、紧急处置时的行车道空间腾挪、中央隔离设施的应急打开、分车道预警和分车道单独开闭措施及诱导等问题。总之,要尽量避免因为一辆坏车,就长时间堵死一条交通走廊的设施设置模式,要为应变留出余地。 2.有对策解决行车道的灵活调度问题吗? 一旦开始在路中央设置栏杆,就意味着行车道资源的灵活调度遭遇限制。之所以在行车道之间使用标线进行虚拟隔离和空间划分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在车辆运动中,人和机械很难做到完全不犯错误。这时,标线、可攀爬的缘石等虚拟隔离措施,会提供一定的容错能力,让错误或超宽车辆的紧急辗轧行为不会过度影响道路的通行效率。 英国的智慧快速路标准里就提到,在没有硬路肩的全车道开放道路上,间隔2.5公里的距离之内,必须提供临停港湾和应急救援资源,以随时应对突发干扰,保障干线通道的效率。这也是城市交通保畅和安全维系的重点工作。 所以,即使在路中央设置栏杆,也要尽量避免一刀切,避免形成两头堵的死局,要科学配置行车道空间、道路线形和可移动设施等,有区间计划地持续提供必要的应急调度空间。在中国警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,培养这种道路通行的“自愈能力”,是非常有必要的。 3.栏杆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, 该如何解决与防范? 驾驶员与行人都可能因此受害,这已经有很多血的教训。今年2月27日,武汉的一个公交站前,一位被拉杆箱绊倒的年轻女子,因跌倒在隔离栏杆上卡住脖子而离世。2017年10月25日,贵州长顺县一位男子驾车撞到分隔栏杆,被栏杆贯胸,所幸被及时救治,保住了性命。 问题不能都等着国家标准改变来解决,耗时越久,代价就越大。在现阶段,应该尽早建立安全警示制度,发现一起,就通报一次,对刺穿车体、卡死路人的栏杆进行公示,公开包括技术参数、材料特点、设置参数、设计单位和供应厂家等信息,以便其他地方及时参考和改善。 总而言之在选择隔离的方式时,要考虑所有道路使用者的条件、人们在行为失误后的安全冗余等,还应该考虑成本和养护条件。上述这些问题,都是非常基本的工作重点,不把这些工作做好,城市道路的通行就无法真正安全。
上一篇:交通标志的功能与构成
下一篇:橡胶减速带的减速原理 道路减速带的安装方法 |